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3的文章

華爾街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美國是許多人的夢想,紐約更是夢想中的夢想;經商者更是以紐約華爾街 (Wall Street) 為目標,期望經由「 自由女神 」加持之後,扶搖直上萬重天。 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華爾街是世界金融中心,這兒的「 紐約證券交易所 」 (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簡稱 NYSE) 年市值約 23 兆美元,更是全世界想出人頭地者的希望。 NYSE 外貌 飛機抵達紐約甘迺迪機場 (JFK Airport ) ,熟悉的景象立即映入眼廉 — 與國際重大會議宣導的「 通關便捷化 」背道而馳,各國旅客大排長龍,還有頤指氣使的制服人員,幸運兒還會被請入小房間一敘,宛若置身於湯姆漢克斯主演的《 航站情緣 》情景。 JFK 機場長龍等候通關 回首 1973 年,這是個關鍵年度,經過七年日以繼夜地奮戰,我的手中已經有金屬加工 / 應用材料 / 超微導線 / 電子元件四間可控的工廠,不但已經成年,而且好友藍約翰提到了「 NYSE 」;同時,甫當選台南市長的 張麗堂 先生也希望我們幫助他完成與矽谷聖荷西 (San Jose) 締結姐妹市的願望。因此,我在永康鹽水溪太平橋邊創建「 成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」。不僅搭起「 台灣 - 矽谷 」直通的橋,獲得行政院長蔣經國頒贈「 利用厚生 」四字,而且經過嚴格篩選之後,真的以「 天線端子 」成功地在 NYSE 股票上市,創造出海島奇蹟。 天線端子金屬部品 然而, NYSE 上市成功之後,卻因石油危機而產生諸多變數,與藍兄研究的結果為「 開發新產品乃存續之道 」;研究過許多的產品開發方案之後,最終我們選擇了「 衛星接收器與有線電視 」的發展目標。如同《 為下一代開出路 》書中所述,通過了重重難關,我終於在 1979 年初抵達紐約,協助完成研發新產品。 ( 郭立昌, 2022:30) 衛星接收器不僅在 1981 年雷根總統遇刺時派上用場,更帶給台灣電子電機業自 1986 年起一個翻身的機會,從此在全球的科技產業舞台舉足輕重。 至今美國都還看得到的「衛星接收器」 1986 年幾乎全部的外資企業爭先恐後地撤資離台,他們認為「 台灣的國所得已經超過三千美元 」、「 已經沒有投資的價值 」;每次的撤資都留下上千個失業人口。不過,卻仍有人提出「 社會責任投資 」的概念 — 以創造就業機會為使命目